
科研科考
水下复杂多变的环境与人类的生理构造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对水下世界的探索开发带来了不少不便,水下机器人的出现与发展正好可以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水下机器人在水下科研科考领域的优势

降低风险
水下机器人可代替人员进入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中,保障人员安全。

节约成本
用水下机器人替代潜水员,可大大降低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提高效率
水下机器人可以无休息的连续作业,大大地提高检测效率。

稳定可靠
SeaRobotix水下机器人经过长期研发使用,稳定性强,便捷可靠。

应用实例

美国蒙大拿大学使用BlueROV2做水下研究项目
BlueROV2被美国蒙大拿大学用于研究在洲内各种淡水系统中浮游生物如何与温跃层(指在海洋或湖沼等大型水体内部,水温在沿垂线方向急剧变化的水层)相互作用。


BlueROV2用于记录海底沉船考古现场
Bodekull,也被称为Dalarö沉船,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17世纪沉船之一。1678年10月,Bodekull在斯德哥尔摩群岛附近沉没。这艘20米长的沉船是在2003年被发现的,船上有6个炮口,两根桅杆仍然矗立着,还有许多其他物品,其中包括陶器、玻璃瓶、工具和手持武器等等。Dykcharter vrakdykning使用BlueROV2记录了海洋考古学家在沉船现场潜水的情况

BlueROV2用于极地科考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极地冰雪融化加速,极地地区的战略地位和科研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国际争夺的重要目标和战略要地。随着极地科考规模的发展,在科考手段中引入高技术装备如水下机器人是理想的选择!鳌海水下机器人凭借其工业化的设计以及超高的性能,通过搭载相关传感器,成功地获取了极地冰下的一手资料!

夏威夷大岛西海岸拍摄蝠鲼
蝠鲼是世界上最大的鳐鱼,翼展可达 29 英尺,体重可达 5000 磅。2011 年蝠鲼已被列入国际公约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国际自然生态保护联盟(IUCN)已将蝠鲼归类为"濒危"物种。某客户在夏威夷大岛西海岸用鳌海水下机器人清晰的拍摄到了一只正在悠闲遨游的蝠鲼!


近距离拍摄大鲨鱼
在蔚蓝的海洋中,鲨鱼毋庸置疑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霸主之一!而鲨鱼几乎都是肉食性种类,牙齿极其锋利,不仅会捕食海洋生物,更有甚者会袭击小船和噬人,因此近距离观察野生鲨鱼无疑是非常危险的。2021 年 5 月,客户通过鳌海水下机器人在太平洋近距离观察到了野生大鲨鱼,十分震撼!